11日發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總人口為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全國人口是指我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
資料來源:新華社微博
檔案知識普及——
人口普查檔案管理工作
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在普查工作過程中形成了大量有價值的文件、表冊、音像和實物等普查資料。這些資料蘊藏著極其豐富的信息,能夠全面、客觀、系統地反映人口的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況,為科學制定包頭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安排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進一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也可為社會各界提供大量翔實的基礎數據。充分認識人口普查檔案的重要作用,積極開發利用,科學系統管理人口普查檔案顯得更加重要。
一、什么是人口普查檔案
人口普查檔案指在人口普查工作中直接形成的有價值的歷史記錄。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人口普查工作中形成的調查統計材料、表冊;二是領導和組織人口普查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一)人口普查工作中形成的調查統計材料、表冊
如人口普查登記表、計算機編制的各種數據帶、各種手工匯總表和機器匯總表等。(全國人口普查條例規定:人口普查中獲得的原始普查資料,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保存、銷毀。)
(二)領導和組織人口普查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如關于人口普查工作的指示、決定、通知、規定以及普查辦法、實施細則、會議文件、工作計劃、總結、報告、來往函電等。
人口普查登記表是直接向居民調查的原始記錄,是人口普查的第一手材料,是匯總、整理人口普查資料的依據。
二、人口普查檔案的特點
人口普查檔案是人口普查部門在具體組織進行人口普查工作過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有關人口普查資料的搜集,數據匯總,資料評價,分析研究,公布出版等專門的文件材料。
(一)普查檔案數據案卷多
按照2010年人口普查的工作進度圖,全部工作分為22個大項、121個小項,可形成的統計表格達35種之多,它主要包括戶口整傾、調查摸底、入戶登記、地址與行職業編碼、全部手工與機器快速匯總表等,而且表格長短不一,如此眾多的統計表格整理出來的數據案卷,可占人口普查全部檔案的三分之二以上。
(二)普查檔案形成周期長
人口普查工作是一項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由于它具有涉及面廣,工作繁雜,技術性強等特點,因此,形成的檔案周期性較長。有的文件可按階段收集歸檔,有的則要在下一階段或幾個階段結束后方能補充歸檔,全面掃尾工作需較長時間。至于建立數據庫后進行資料分析研究,需要的時間則更長,決定了人口普查檔案形成周期的長期性。
(三)普查檔案涉密性強
人口普查檔案中很多資料涉及普查對象的個人的隱私,關系到全市公民的根本利益,如果泄露,將帶來不可估量和難以彌補的損失,所以加強對普查檔案的保密管理非常重要。
(四)普查檔案規范要求高
一個完整的人口普查檔案,必須全面、真實、系統地記載人口普查工作的各項活動,做到數據準確,分類科學,手續完備,材料真實,正確地反映人口普查工作的全部過程,人口普查檔案的案卷整理和排列也要符合規范要求。
三、人口普查檔案分類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的規定,結合普查工作的特點,我市人口普查檔案可分為文件類、資料表冊類、音像實物類和普查工作的其他重要相關材料。
(一)文件類
1.全市各級黨政機關有關普查工作的決定及批復;各級黨政領導同志的重要講話、題詞;
2.各級普查機構的請示、報告、通知、工作計劃、簡報、會議文件、會議記錄、匯報提綱、總結;
3.普查方案、普查填寫說明、普查細則及重要的修改稿;
4.普查公報;
5.各級普查機構設置、人事任免、工作人員名冊、先進集體和先進人員名單;
6.普查文件匯編。
(二)資料、表冊類
1.普查登記表樣表、手工匯總表、機器匯總表、普查匯總資料(含計算機軟盤、光盤等為載體的電子文件材料)、填表說明及計算機應用程序軟件等;
2.行政區劃代碼本、地址編碼本、行業代碼本、職業代碼本;
3.普查員、普查指導員、編碼員、錄入人員的培訓教材;
4.內部編印和公開出版的普查資料、普查分析報告及匯報材料;
5.普查宣傳材料、宣傳畫和報紙雜志發表的有關社論、評論和報道等。
(三)音像、實物類
1.普查工作中的照片、錄音帶、錄像帶、電影片、電視片、幻燈片、光盤及整理匯編的相冊、畫冊;
2.有紀念意義的憑證性實物,包括普查標志、調查證件、證書、獎章、紀念品、首日封、紀念郵票、資料袋、軟包裝、普查機構印章等。
(四)普查工作的其它重要相關材料
通過對普查檔案內容進行科學的鑒定,以上各類普查檔案中,重要的作永久保存,比較重要的作長期保存,一般的作短期保存。
四、人口普查檔案的整理歸檔
收集整理人口普查檔案,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工作。為了保質保量地完成這一任務,針對人口普查檔案的特點,對整理好人口普查檔案提出以下淺見:
(一)堅持以成文單位(即各級人口普查辦公室)立卷
收集整理好人口普查檔案,是人口普查工作最后一個環節,而成文單位是文件材料的形成者,對本地區本單位文件材料的形成規律了如指掌。以各級人口普查辦公室為單位,負責文件材料收集歸檔更為有利,可以與人口普查辦的有關領導和人員崗位責任制直接掛鉤,檔案整理任務不完成,普查班子人員不能散。
(二)實行“三步走”的立卷法
第一步,文件材料的收集與修復。凡是上級下發和本級產生的文件,可按收、發文薄進行收集,本級形成的各種文件按專業組、責任人逐個進行收集。對使用鉛筆、圓珠筆、復寫紙或紅、純藍墨水起草書寫的文件、表格,一律用碳素墨水重新復制抄寫一次。
第二步:分類組卷。按照擬定的分類方案和歸檔范圍,對收集起來的全部文件初步進行分類立卷。
第三步:編目裝訂。參照文書檔案的立卷程序,完成編號、編目、裝訂、書寫封面等工作。
(三)保證文件材料的齊全完整
對各類文件的收集整理,除了收集上級下發的文件外,收集重點應放在本級。要注意克服過去只重視“紅頭文件”,忽視其它文件的錯誤作法,凡是本單位形成的文件材料,不管是“紅頭文件”,還是內部文件,只要具有保存價值的,都應當收集歸檔。因為上下左右來文還有可能從別的地方找到,而本機關形成的文件,卻是“只此一家”,一旦散失,就再也無法彌補。
(四)文件和表格分開立卷
整理立卷時,區分文件類和表格類,根據制成材料的多樣性,實行通用文件與表格分開立卷。同一類型的表格,在保持同一問題案卷排列在一起的前提下,也可將八開表和十六開表分開立卷,更有利于檔案的保管和利用。
來源:CHN檔案管理培訓、數字檔案管理